酸角汁生产加工规范
一、原料选择与预处理规范
- 原料质量标准: 
- 选用成熟度在8-9成的酸角果实 
- 剔除霉变、虫蛀及机械损伤的果实 
- 原料酸角含水率应控制在15-18% 
- 总酸含量(以酒石酸计)不低于8% 
- 预处理要求: 
- 采用符合食品级标准的清洗设备 
- 清洗水应符合GB5749生活饮用水标准 
- 去壳工序需在洁净车间进行 
- 原料暂存温度不高于15℃,时间不超过48小时 
 
二、生产工艺控制要点
- 浸提工艺: 
- 料水比控制在1:3-1:5 
- 浸提温度85-90℃ 
- 浸提时间30-45分钟 
- 采用三级逆流浸提工艺提高提取率 
- 过滤澄清: 
- 先经100目粗滤去除果肉残渣 
- 再通过硅藻土过滤机精滤 
- 最后采用0.45μm微孔膜过滤 
- 透光率应达到90%以上 
- 调配标准: 
- 总酸调节至0.8-1.2% 
- 糖度控制在12-14°Brix 
- 添加0.05-0.1%的稳定剂 
- pH值维持在3.0-3.5范围 
三、杀菌与灌装规范
- 杀菌工艺: 
- 采用高温短时杀菌(HTST) 
- 杀菌温度95-100℃ 
- 保持时间30-40秒 
- 冷却至25℃以下 
- 灌装要求: 
- 灌装环境洁净度达到10万级 
- 灌装前需用85℃热水冲洗包装容器 
- 灌装温度控制在70-75℃ 
- 顶隙留空3-5% 
四、质量控制标准
- 感官指标: 
- 色泽:橙黄色至棕红色 
- 滋味:酸甜适口,具有酸角特征风味 
- 组织状态:均匀一致,无沉淀分层 
- 理化指标: 
- 可溶性固形物≥12% 
- 总酸(以酒石酸计)≥0.8% 
- 铅≤0.05mg/kg 
- 砷≤0.2mg/kg 
- 微生物指标: 
- 菌落总数≤100cfu/mL 
- 大肠菌群≤3MPN/100mL 
- 霉菌≤20cfu/mL 
- 致病菌不得检出 
五、包装与储运规范
- 包装要求: 
- 采用食品级PET瓶或利乐包 
- 包装材料应符合GB4806系列标准 
- 标签标注"酸角汁饮品"字样 
- 标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
- 储存条件: 
- 常温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
- 最佳储存温度10-25℃ 
- 相对湿度不超过75% 
- 保质期不少于12个月 
- 运输要求: 
- 运输车辆需清洁消毒 
- 避免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装 
- 运输温度不高于30℃ 
- 防止剧烈震动和挤压 
六、卫生管理规范
- 人员卫生: 
- 生产人员需持健康证上岗 
- 进入车间前需洗手消毒 
- 穿戴清洁的工作服、帽、鞋 
-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培训 
- 设备卫生: 
- 生产前后需进行CIP清洗 
- 管道设备每周拆洗一次 
- 建立设备清洗消毒记录 
- 使用食品级消毒剂 
- 环境控制: 
- 车间空气沉降菌≤30cfu/皿 
- 定期进行环境微生物监测 
- 更衣室配备紫外线消毒设备 
- 废弃物分类存放及时清运 
本规范依据GB/T 31121-2014《果蔬汁类及其饮料》等相关国家标准制定,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,确保酸角汁产品的安全性和品质稳定性。
					推荐
					
				
				- 
				    	  
- 
				    	  QQ空间 
- 
				    	  新浪微博 
- 
				    	  人人网 
- 
				    	  豆瓣 

 
					    	